Like

2014年2月11日 星期二

檳城Penang→怡保 Ipoh (凱利古堡→怡保市區→極樂洞)

檳城→怡保(凱利古堡→怡保市區→極樂洞)【2014~東馬砂勞越、西馬檳城、怡保自助旅行】─2014/2/10(一)Day07



行程:


南華坊民宿→搭渡輪→北海巴士總站(Butter worth Bus terminal)Ipoh Amanjaya (Amanjaya 巴士總站:Terminal Bas Amanjaya)→凱利古堡(Kellie's Castle)→怡保市區午餐→極樂洞→怡保市區晚餐→朋友家

前言:


      我的室友兼學弟是馬來西亞怡保人,在未認識他前,我對他們國家非常陌生,也不曉得這個國家有將近1/4左右的人口為華人。我們溝通用差不多的華語,只是有些字彙不太一樣(如:我們說的頂樓,他們說天台、我們叫的爺爺奶奶,他們稱公公婆婆)。他剛到台東時,廣東腔的口音仍然明顯,歷經被我及台東的朋友們同化幾年後,華語是越來越道地的台灣化。


      充滿神秘氣質且惜話如金的學弟兼室友,激起我的水瓶座好奇心,補足首次出國就一個女生踏出台灣的勇氣。這次是我第二次到馬來西亞,為了感受他的身長環境所形塑的華人氛圍,我把怡保排入行程內。

南華坊民宿→檳城碼頭→北海巴士總站(Butter worth Bus terminal)


      上午5:35起床,6:20從南華坊民宿出發。接上牛干冬街(Lebuh Chulia)後,沿著此條街直走到底,就會接上海墘路(PENGKALAN WELD),巴士總站及渡船碼頭都在這條路上。

      6:50左右走到渡船碼頭,天尚未亮。已經有許多位要搭渡船到北海(Butterworth)的人們魚貫地往搭船處走。從檳城搭渡輪到北海是免船票的,且機車及汽車也可上船呢!


01、清晨6:30左右的牛干冬街(Lebuh Chulia)


02、走到海墘路(PENGKALAN WELD)時,過了天橋就可以往渡輪搭乘處走
 (在巴士站後方)


03、清晨從北海搭船抵達檳城的人們。


04、搭船處。


05、船艙樣貌。



06、載著旅客、機車、汽車的渡輪。

北海巴士總站(Butter worth Bus terminal)→怡保Amanjaya巴士總站(Terminal Bas Amanjaya)


      乘坐渡輪的時間大概是十幾分鐘左右,還可以看到海面上有多艘的大小船來回於檳城及北海間。到了北海,下船過天橋再由左手邊的出口走,即可看見北海巴士總站(Butter worth Bus terminal),總站附近有間小市場,在那裡吃一到餐好吃的海南雞飯。

北海搭SRI MAJU客運到怡保


        回到車站,拿著網路上已訂好的SRI MAJU客運(利南長途快車有限公司,楊紫瓊開的公司,有個大紅花的商標)購票資料,到24號窗口領票(SRI MAJU客運的窗口,北海→怡保Amanjaya的票價是台幣174),候車處在第7月台(8:30班車的車牌號碼為AGX-9738)

         巴士坐起來頗舒適的,快到怡保時的窗外景觀是綠意盎然的森林。怡保的Amanjaya巴士總站是近幾年完工的車站,站內窗明几淨,我到達時適逢春節期間,可以看到些許華人燈籠及年節的裝飾品。站內一樓有幾家巴士的售票亭,也有些許餐飲店、飲料店。

        我在背包客棧請教關於怡保自助旅行的問題時,認識位娶了當地華人的朋友,他們很大方地願意讓我借宿一晚,讓我可以感受到在地華人的家庭氛圍。從Amanjaya巴士總站開始,在怡保活動的兩天一夜裡,真的非常感謝他們全家人的招待,讓我省去許多摸索交通的時間,也讓我享受到怡保的知名美食。


07、北海巴士總站(Butter worth Bus terminal)



0824號窗口是SRI MAJU客運的售票處。



09、販售許多在地美食的菜市場。



10、月台一角。



11、當高速公路進入蜿蜒的地段時,怡保也快到了。



12SRI MAJU客運外觀。



13Amanjaya巴士總站內部。



14、霹靂州的旅遊地圖簡介。



15Amanjaya巴士總站外。

凱利古堡(Kellie's Castle


    凱利古堡(Kellie's Castle)是怡保的朋友載我來逛的第一站,以下為DM上的簡介:

       凱利古堡(Kellie's Castle)靠近馬來西亞霹靂州怡保市內的Batu Gajah,周邊環繞著河流。這座未完成且看似荒廢的豪宅,是由來自蘇格蘭的莊主William Kellie Smith所興建。根據不同的傳聞,這可能是William Kellie Smith送給他妻子的禮物,或者是送給他兒子的房子。



16、凱利古堡的建築樣貌融合了蘇格蘭、印度等建築風格。

一、歷史

       來自於蘇格蘭的William Kellie Smith 

        William Kellie Smith(誕生於187031日,Kellie是他母親少女時期的名字) ,排行老三且有5位兄弟姊妹。他來自於蘇格蘭一個名為Kellas的村莊,當時的工業革命產生對他家鄉產生不利的影響,為了努力維持收支平衡,在20歲時(1890)來到了尚未發展的馬來西亞,也因此遇見一位名為Alma Baker的莊園主人,這位莊主從霹靂州政府那取得了360公頃的森林土地。


     怡保致富 回鄉迎娶Agnes


        William Kellie SmithAlma Baker生意上的往來取得了豐厚的利潤,並設法取得Batu Gajah兩百畝的土地種植。之後Smith也開始種植橡膠樹及經營採錫業,也成為Kinta EstateKinta Kellas採錫公司的擁有者。有了財富後,他回到家鄉迎娶蘇格蘭的心上人Agnes(William Agnes1903年認識在從蘇格蘭往檳城的船上,Agnes當時第一次到東方旅行),並於1903年帶她到回到馬來西亞的BATU GAJAH


      關於Agnes


        Agnes來自於利物浦的一個棉花產業家庭,於1906年繼承30萬(海峽美元)的信託基金。從1904年開始,William每年從新加坡的公司貸款了$24,000,以發展Kellas的地產。

        當時最迫切於陰涼處蓋間有遮蔭的木製平房,因為實心磚製的平房的室內溫度在下午時可能高達攝氏33-35℃左右。而這也使得Agnes駐紮於山區(位於Bukit Maxwell,在Menglembu 的太平及 Bukit Kledang ,位於怡保附近),以逃離悶熱的天氣。


        新婚初期遇經濟危機


        新婚時,William Agnes住在名為凱利之家的木製平房,這也是因為他家鄉的農場在蘇格蘭的Kellas,次年這對夫妻生了名為Helen的女兒。Kelli城堡施工於Helen誕生後,接著William面對一連串的財政問題。Agnes的信託基金至1908年前都無法放款,新加坡的公司也通知Agnes無法進行第二階段的付款,因為中國在巴達維亞(今:雅加達)拖欠大量的款項。

        William因為開採大理石場而流失大量的款項,且因資金缺乏而無法開採、咖啡價暴跌、興建大型釀酒廠、開工廠及實驗室萃取香水、種植新品種的橡膠樹、從印度引進兩百名勞工以興建他們自己的生活區及勞工宿舍、道路、圍欄、橋梁,接著他的牛及小馬因疾病死亡,種種的情況耗盡所有的資金。William只好向殖民政府尋求貸款$50,000,但政府只提供$10,000。最後,William只好賣掉Kellas2/3房地產,而僅保留平房、舊咖啡莊園、538畝土地、產權也更名為Old Kellas Estate,和Kinta Kellas Ltd做區別。

      生兒子後

         William Smith拼命想要有個兒子,這樣才有繼承人可以接管他在馬來西亞的財產。Agnes終於在1915年生下了名為Anthony的兒子,為了慶祝Anthony的誕生,William Smith也決定擴建他的豪宅,並稱他所設計的城堡為Kellas的家。



17、凱利古堡早期的內部樣貌。



18、古堡的大廳是由兩個相鄰的房間所形成,室內擺設及裝潢混合著西方、華人、馬來人的風格,從傢俱擺設裡可以看到早期華人的文化元素(如:謝籃、木櫃、屏風)

二、開始施工

      熱愛印度文化的William Smith

        William Smith著迷於印度教及印度文化,因此也計畫讓這個家擁有像Madras那裡相似的建築結構,所有的磚瓦皆由印度進口。為了讓Kellas之家擁有真正的印度風貌,他雇用大量的印度勞工打造夢想的房子,而這棟建築和主要道路間隔著一座橋樑。

        堡內的電梯、地道、網球場

         這棟建築的材料及勞力皆來自於國外,它迷人的外觀也深受本地人及外國人喜愛。Kellie城堡另人驚訝的是擁有一座電梯(它是馬來西亞的第一座電梯),可以直接通往頂樓。

        城堡開闢了兩條地道,可以通往河流的附近,其中一條隧道和城堡主樓有段距離,終點為印度廟。Smith計畫在二樓建座室內網球場,以當代的標準而言,他是充滿雄心壯志的。在最高樓層處,他設計了空中庭院供宴會的舉辦。這座城堡是招待富有的馬來西亞移民者的中心,且因他的房子非常特別,因此曾於1911915日刊登在London Financier(倫敦金融家)的報紙上。



19、古堡大部分的磚瓦引自於印度,從外觀也可感受到印度建築的色彩。


20、為了適應怡保悶熱的氣候,古堡設計了許多大開窗的通風口,
以利於室內空氣的對流。



圖21、城堡內有座電梯井,原本將成為第一座安裝於馬來西亞的電梯,
卻因威廉去逝而無法實踐。


圖22、頂樓曾是打網球及辦理宴會的地點。



圖23、城堡頂樓眺望。



圖24、據說此區為書房,曾傳聞此處可看到威廉的魂魄或聽到腳步聲。



圖25、兼具通風及採光功能的通風口設計。
  

三、施工困難以及Smith的逝世

         

        流感病毒蔓延及城堡易主


         Kellas之家開始施工時,悲劇開始降臨到Smith身上。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西班牙流感病毒很快地在歐洲蔓延,Kellas莊園裡的工人紛紛病逝,其他協助興建Smith夢中城堡的70位工人,也成為流感病毒的受害者。Smith為這棟建築耗費了許多金錢。

        最後,Kellas之家,之後大家稱為Kella的古堡,或有些人稱為Kella的傳奇,也未持續完工。William Kellie Smith死於1926年的葡萄牙短期旅程中,那是因為他本人得到肺炎的問題。他的妻子決定收拾東西回蘇格蘭老家,之後也將房地產及Kellie的城堡賣給HarrisonsCrossfield這兩家英國公司。

四、現在

      電影安娜與國王場景

        這些年來城堡的記憶逐漸消逝,城堡為了成為觀光客的景點,也可在屋頂享受微風及美景。早期被帶到馬來西亞豪宅工作的泰米爾勞工之後裔,現在仍然住在古堡附近。凱利古堡現今是受歡迎的在地旅遊景點,在1999年時也成為了安娜與國王的電影場景之一。


圖26、窗戶設計樣式頗有印度建築風格。



圖27、曾是安娜與國王拍片場景的凱利古堡。



圖28、不曉得原來的建築樣貌如何?

 



五、神話、傳說、傳聞

        守護古堡的魂魄

        關於這神秘的古堡,已有許多神話、傳說、傳聞散布於各地。有些人說Smith的靈魂仍飄盪在城堡內,尤其是沿著走廊一帶,守護著他的豪宅。這也是為什麼經過多年後,許多結構現今仍保存完好的緣故。

       地道之謎


        有些人說,早期因為工人興建城堡而死亡的或歷經第二次世界大戰死亡的魂魄,仍徘徊在城堡的周遭。傳聞,這個城堡有4個地下隧道,其中一條約500公尺長,可從凱利古堡西側通到印度廟;另一條位於南側,可通至大門的車庫;還有一條位於東側,可通至大馬路。最後一條隧道仍未被發現,據說這條秘密的隧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是日軍作戰的指揮中心。有人說50年代至60年代間,這條秘密隧道的使用者是陳平(馬來西亞有名的共產黨領導者)。還有人說,Smith的車停在某一個隧道內。



圖29、通往地下室的階梯。

六、建築風格

     

        多元文化在凱莉古堡的展現


        凱利之家及凱利城堡深受羅馬、摩爾、印度的Saracenic等風格影響,這樣的設計相似於秘書處(蘇丹阿都沙末大廈)及位於吉隆坡的高等法庭建築,門口及窗戶擁有Mughal式的馬蹄形拱門、銅製的洋蔥狀圓頂、華麗的帶狀裝飾以新古典主義風格呈現。

        威廉自由的混合各式建築風格,例如,在凱利第二間房子的外牆(位於城堡前的廢墟)頂端,一對弓形的拱門設計於建築內部,然而外觀上卻被尖銳的Mughal式拱門所遮蔽,物理性地結合二種建築風格。


       來自各國的建材


        另一個窗口有處臺階,這種二十世紀所流行的裝飾藝術風格於1930年代才傳到馬來西亞。威廉似乎已經迷上了印度教與印度建築,尤其是位於印度Madras雄偉的殖民時期建築。他招聘了70位來自於Madras的建築技術工人,並且大部分裝飾城堡的原料必須​​來自印度。這棟建築也融合了來自於意大利的大理石地磚,以及馬來西亞的杏磚。


    傳統工法砌磚、重視通風設計

                當時的馬來西亞仍未有水泥,施工期間拼貼磚塊時,是以鴨蛋的蛋清、砂土、白堊土、 紅糖、蜂蜜混合成黏著劑,且未使用釘子或任何金屬。

        威廉為了確保牆壁可以隔絕炙熱的艷陽,也為了提供良好的室內空氣循環,整棟建築各處皆有通風口。城堡原來的設計構想,聽說是由14個不同的房間所組成。



圖30、室內隔間牆也設計許多的通風口。



圖31、整座城堡的磚牆不是以水泥砌成,而是使用白堊土、紅糖、蛋清、砂土、蜂蜜混合成砌磚的黏著劑。



圖32、從外觀可看到城堡設計許多的通風口,印度式的建築風格顯眼。


圖33、沿著這條地下隧道可以通往Kelli Smith的酒窖架,酒窖下方是一個地下隧道。據推測,這個秘密隧道是條通往印度廟的緊急逃生路線,大約有500米。
博物館因為安全的理由,於2003年時把隧道給封住了。



圖34、酒窖架共可容納3,000瓶酒。



35 、凱利古保原來的樣貌。



圖36、只剩牆體的廢墟。



圖37、不曉得是否為烏鴉?



圖 38、不曉得有何功能的設計?



圖39、這又是放什麼呢?



圖40、躲在城堡內的蝙蝠。

怡保市區午餐→極樂洞

     

       接待我的朋友要趕著接她的孩子放學(沒記錯的話,她們的孩子應該也是唸華小),我們大概11:20左右離開古堡。馬來西亞主要幹道馬路真的好寬好直,車窗外熱氣逼人,景觀卻是富含生機的綠意盎然。

        瀰漫民國初期華人文化的怡保



        終於來到怡保市區,我馬來西亞室友兼學弟的家鄉。因文化研究之故,對於馬來西亞本身就充滿著想像,自從認識他後,對於想探索馬來西亞的慾望也越來越強烈。

       怡保老街空氣中仍瀰漫著富含古早味的人文氣息,觀察華人深耕於此所開設的老店舖建築樣貌,可看到早期華人為了適應此地環境而產生的建築特色。這裡的觀光客數量沒有吉隆坡、檳城、馬六甲那麼誇張,是個可以讓遊人感到舒適放鬆的城市。

    午餐在怡保白咖啡老店吃海南雞飯配杯知名的怡保白咖啡,店內充滿著在地顧客,朋友推薦我喝白咖啡配美祿,在地人很喜歡這麼喝,我嘗試後也非常滿意這種搭法!



圖41、怡保市區景觀(好多建築上仍可看到中文字呢!)



圖42、怡保老街的五角基應該還保持著過往的功能,至少通道沒像檳城般,
幾乎被私人物品佔據。



圖43、為了適應在一年四季如夏天的氣候,怡保殖民時期建築也將窗戶設計為外推式的大開窗,當然還要加上雨遮、屋簷外遮陽等設計。


圖44、霹靂慈善會社有于右任的題字喔!(于右任為中華民國的開國元老之一,也是台灣史上在位最久的監察院院長。過往,中華民國政府為了讓玉山高度滿4,000公尺,而立了于右任銅像在玉山主峰上,後來銅像被砍斷拋下山谷)


圖45、查了位於怡保新街場的霹靂慈善社資料,才知這棟建築存在的歷史意義,以及原來裡面好像除了有賣茶點外,還保存許多中華民國建國初期的遺物。


圖46、怡保也有條印度街。



圖47、重點是黃底的招牌,馬來語的MATA和排灣語的MACA都是指眼睛,
若拿馬來語和排灣語的語彙相互研究,應該可以再多發現些有趣的共通點。

極樂洞

      隱藏市郊住宅後的石灰岩洞

      極樂洞是個大型的石灰岩洞穴,位於怡保的昆侖喇叭,資料顯示此地於1920年代時,就已成為宗教信仰的場所之一,供奉著佛道教神祉。我不太清楚如何搭乘交通工具於此處,只記得朋友載我經過市郊的住宅區後,15:00左右才到達這個位於山腳邊的石灰岩洞穴。

      怡保主要以石灰岩質的丘陵地型為主,有較多如極樂洞般的石灰岩洞穴,但目前所發現的洞穴規模都不如吉隆坡黑風洞那麼大。它的開放時間為7:00AM~6:00PM,也許它位於較無大眾運輸工具抵達的市郊,所以看到的遊客大部分應該是在地人。洞內可看到非常完整的石筍、石柱,這樣的石灰岩地質景觀在台灣的觀光區內應該早就被暗中砍掉帶走了。

     適合優閒散步的後花園


     洞穴內很涼爽,穿越洞穴後方,還有個寬敞的花園,有幾處寫著請勿放生的水池,還有許多會向遊客索食的野生猴子(不清楚品種)。這個花園雖然不大,但很適合放鬆心情的散步。怡保應該也是個廣東人、客家人聚集的城市,因為我聽到了泡茶聊天的老人說著我很耳熟的客家話,只可惜我有口難言。


圖48、石灰岩地形生成的石筍。



圖49、石灰岩地形所生成的石柱。



圖50、極樂洞內祭祀著佛道教的神祉。



圖51、石灰岩洞穴為怡保的景點特色之一。



圖52、不怕人的野生猴群。



圖53、不曉得此水池是否由石灰岩洞穴地質之地下伏流所形成?


圖54、這隻烏龜應該是被人放生在水池裡的。


圖55、不可以放魚及龜。


圖56、不可以放魚及龜。


圖57、極樂洞一角。


圖58、紅色的扶桑花為馬來西亞國花。


圖59、幽靜的極樂洞後花園。


圖60、極樂洞內非常寬廣涼爽。



圖61、洞內祭祀的道教神祉。


圖62、很像神明的石灰岩造型就會被供奉。



圖63、極樂洞口。

晚餐

     超讚的怡保黃芽菜雞


      晚餐品嘗怡保著名的黃芽菜雞,一道飽滿的黃芽菜配上鮮嫩多汁的雞、清淡美味的河粉,就讓人很滿足。這道怡保美食讓人感覺好養生啊!


圖64、美味的雞爪煮的非常嫩且入口即化。



圖65、鮮嫩美味的雞肉。



圖66、鮮甜多汁可口的黃芽菜。

      感謝收留我的朋友   


     晚上睡怡保的朋友家,真的很感謝她們願意招待我兩天一夜,讓我體驗到馬來西亞華人家庭的生活作息。才知道,這邊好多華人子弟若經濟許可,家長會盡量讓孩子唸華小,且這裡的華人子弟放學後,許多也會被家長送到才藝班、安親班、補習班,但可以感受到怡保這邊小學生的壓力較台灣都會地區小學生少許多。

      朋友住的是透天式的社區,每間透天坪數大小有如台中市郊的透天般,社區除了華人外,也有印度人、馬來人家庭,聽他們說起不同族群的生活樣貌及習慣,感覺真有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指教、交流、經驗分享^^

留言板(message)